第一單元交通標線看分明   第二單元你不能不知道的行人安全守則   第四單元萬全準備處變不驚 回年級選單

 

壹、基本概念:

指導學生認識安全距離,並了解未能保持安全距離的嚴重性,以建立學生行走與乘車的安全概念。

貳、單元目標:

一、能說出保持安全距離的重要性。

二、能建立行(乘)車的安全概念。

參、交通安全及相關領域能力指標:

交1-6-2知道交通工具故障的應變措施。

交4-6-2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在真實情境中,能體會生命可貴,安全第一的經驗。

語文B-2-2-8-9 能結合科技資訊,提昇聆聽的速度,加強學習的效果。

語文C-2-2-2-2 能在聆聽過程中,系統歸納他人發表的內容。

語文E-2-6-3-3 學習資料剪輯、摘要與整理的能力。

自然1-3-3-1 實驗時,確認相關的變因,作操控運作。

肆、教學準備:

一、本單元所附教學資源(圖1-4、影片1)

二、播放媒體

伍、教學過程:

 一、引起動機:

(一)教師展示圖1圖2,引導學生發表造成這些痕跡的可能原因。(如:車子因緊急狀況煞車造成的;當車速太快時,緊急煞車造成的…)

(二)教師引導學生自由分享在道路上看到車速很快的車輛煞車時的現象。

(三)教師說明交通事故的發生常是因為煞車不及造成,因此了解煞車距離可以保障行人與駕駛的安全。

目標:能觀察照片並說明造成煞車痕跡的可能原因

二、發展活動:

(一)觀看影片-安全一瞬間

(二)教師展示圖3,引導學生發表影片及海報的內容,並歸納可能影響煞車「停止距離」的不同因素。

1.全部煞車所需時間包括:「駕駛人反應時間」和「車輛煞車時間」。也就是全部煞車所需停止距離包括:「駕駛人反應時間之空駛距離」和「車輛煞車開始作用之煞車距離」。

2.車速的快慢、車輛的大小及載重、駕駛人的注意力、雨天和夜間的視線或是天雨路滑等。

目標:能說出車輛的安全煞車停止距離及影響煞車「停止距離」的不同因素

(三)教師展示圖4,教師解說圖表內容,並引導學生了解如何防止因煞車造成的交通事故傷害。

1.教師引導學生比較當車速為60與100時,其煞車距離有何不同,並且說明車速愈快及摩擦力愈小(摩擦係數越大),所需的煞車停止距離愈長。

2.駕駛人不可超速,還要保持安全的行車距離(大於煞車的停止距離);乘客搭乘車輛時,應繫好安全帶,或是緊握扶手,以防車輛突然緊急煞車,造成傷害。

3.行人穿越道路除了要走行人穿越道或遵守交通號誌外,仍要注意左右來車,遵守先左看、右看、再左看的安全守則,才能注意左右來車保持安全距離。

4.搭乘巴士下車後,不可從車輛的前後方穿越道路。

目標:能說出煞車停止距離和車速關係及防止因煞車造成交通事故傷害

目標:能說行走及乘車時維護自身安全的方法

三、綜合活動:

 (一)學生分組搶答(參考題目如老師充電站),搶答結束後由師生共同統整各種角色應注意的事項。

1.當我是行人應該注意的事項

(1)穿越道路應走行人穿越道,並遵守交通號誌。

(2)注意左右來車,遵守先左看、右看、再左看的安全守則。

2.當我是駕駛應該注意的事項

(1)與前面車輛保持安全距離。

(2)不可任意超車。

3.當我是乘客應該注意的事項

(1)應繫好安全帶。

(2)緊握扶手。

(二)完成學習活動單。

目標:能說出本節課的學習重點

目標:能完成學習活動單

四、延伸活動:

一讓學生在操場跑道上排隊行進,在不預警的情況下喊停(如:喊停的口令,沒有較長的預令),學生會無法即時停止,且後排學生會和前排學生碰撞。

二學生自由發表對因臨時煞車造成前後碰撞的體驗。

陸、學習加油站:

 

柒、學習活動單:

 

捌、老師充電站:

問.「綜合活動」中有哪些題目可供學生進行搶答?

答.

關於本單元提供一些有關的題目給老師作為參考

1.什麼是煞車的「空駛距離」:駕駛人看到狀況時,開始反應的這段時間車輛行進的距離是「空駛距離」,時間大約是一秒鐘的時間。

2.什麼是「煞車距離」:車輛煞車開始作用到停止的這段時間車輛行進的距離是「煞車距離」。

3.什麼是「停車距離」:停車距離=駕駛人反應時間之空駛距離+車輛煞車開始作用到停止之距離。

4.影響煞車「停車距離」長短的因素有哪些:車速的快慢、車輛的大小及載重、駕駛人的注意力、雨天和夜間的視線或是天雨路滑等。

5.車速快和車速慢的煞車距離有何不同:車速愈快,所需的煞車距離愈長。

6.摩擦力會如何影響煞車距離:摩擦力愈小,所需的煞車距離愈長。

7.駕駛人要如何避免因煞車不及造成的交通事故傷害:駕駛人不可超速,還要保持安全的行車距離(大於停車距離)。

8.行人要如何避免因煞車造成的傷害:行人穿越道路除了要走行人穿越道,遵守交通號誌外,仍要注意左右來車,遵守先左看右看再左看的安全守則,才能注意左右來車保持安全距離。

9.乘客要如何避免因煞車造成的傷害:乘客搭乘車輛時,應繫好安全帶,或是緊握扶手,以防車輛突然緊急煞車,造成傷害。

10.在學校走廊上要注意什麼安全問題:在走廊上不可奔跑,否則行進時會因煞車不及而撞傷。

問.什麼是「煞車停止距離」?

答.

一般停車所需的距離,即煞車時,車子並不會立即停下來,而需要一段時間與距離來停止的。煞車最先是駕駛人看到狀況並開始判斷,接著判斷完成(決定踩煞車),然後開始換腳去踩下煞車,最後還要一段煞車機械操作時間。也就是說,車輛停車時間=反應時間+煞車時間。一般小型車在乾燥路面上,行駛時所需的停止距離,表示車速愈快,煞車所需距離愈長。但如條件不同,停止距離會更長;此時,與前車的安全距離務必拉長,下述情形會成反應時間拉長,宜特別注意!

1.特殊狀況的反應(空駛)距離:

(1)疲勞、睡眠不足或有心事時。

(2)生病及用藥時。

(3)注意力不集中。

(4)年齡較高(例如超過40歲)。

(5)駕駛經驗不足。

(6)酒後開車。

2.煞車距離受影響者:

(1)雨天或路面潮溼。

(2)路面積雪或結冰。

(3)輪胎磨損時:停止距離長程度視輪胎磨損程度而定。

(4)運載重物:載物越重,煞車距離越長(貨車特別需要 注意)。

(5)下坡時:因有加速度,煞車距離會拉長。

(資料來源:http://content.edu.tw/primary/traffic/tn_dg/driver01-4.htm)

問.什麼是「行車安全距離」?

答.

行車安全距離與行車速度有密切關係,車速愈高,安全距離需保持更長;其目的在保持操作及機械反應所需的時間而避免追撞,故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違規是高速公路行車肇事主因,顯見車輛行駛高速公路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之危害嚴重。

汽車行駛高速公路,前後兩車間的前後安全距離,在正常天候狀況下,依下列規定:

1.小型車:車輛速率之每小時公里數值除以2,單位為公尺。

2.大型車:車輛速率之每小時公里數值減20,單位為公尺。

例示如下:

如遇濃霧、濃煙、強風、大雨、夜間行車或其他特殊狀況時,安全距離應酌量增加。

算出應有的行車安全距離後,如何計算出距離,也有學問。警方表示,高速公路車道與車道間的白色虛線,就是參考標準;每段白線的頭端與下一段的頭端,或尾端與尾端,相距都是十公尺,假設行車安全距離是五十公尺,就要保持五段白線的距離。此外,在高速公路部分路段也畫有每道相距十公尺的特別標線,供駕駛人作為行車依據。

警方表示,取締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的方式,一種是雷射測速攝影,採逕行舉發,一種是動能錄影蒐證,則為現場攔查;前者是警方常用的取締方式。

(資料來源:http://202.39.131.148/web_law/Attachment/law/A0004/)

玖:教學建議:

1. 影片可以讓學生分段觀看,分段說出影片內容重點,才不致於因影片太長,無法記住影片的全部內容。

2. 進行「綜合活動」時,建議教師提醒學生在走廊上也不該奔跑,否則也會因為行進間「煞車」不及而撞傷。